钢铁奇迹 制胜“天目”
江门中微子实验地下700米,庞大的钢架体纵深而下,蔚为壮观,辅助玻璃球安装的升降平台已然装配完毕,这意味着,中科院高能所中微子实验站的建设又迈出关键一步。
负责该核心机械装置(升降平台)设计、制造、安装和拆除的正是江苏天目建设集团。“江门中微子实验有机玻璃球安装用升降平台,是现场安装里面一个比较关键的项目,按照中科院的计划,我们单位将全力配合好玻璃球安装时升降平台的安装、顶升、下降和拆除工作,精诚工艺细节,”天目建设集团起重安装公司总经理蒋金保振奋地说道。
大型中微子实验站,有望揭开中微子质量顺序的谜底,对人类了解物质微观的基本结构和宏观宇宙的起源与演化具有重要意义,多年来,天目集团革新技术、安全植本、优化人才、精工细造,始终走在国内起重界的风口前沿,最终一举中标江门中微子实验安装项目。
和陆路上的吊装相比,地下700米施工环境是个不小的挑战。
“整个地下施工不允许动火,在地下安装之前,我们整个平台必须把机械全部预拼装好,组成模块一样的小单位往地下运输,”蒋金保介绍。
另一方面,玻璃球体从上至下直径不一,如何顺“势”而为,保持升降平台始终贴近球体,也是天目建设集团要攻克的难点。最终,天目集团的工程师团队联合同济大学专家,攻坚克难,决定采取可拆卸网架和液压同步顶升技术,让平台能够根据玻璃球每一圈的直径的变化同步变大变小,同时严格控制升降平台整体同步顶升的精度±2 mm,天目集团董事长周天喜对项目高度重视,参与了项目施工方案的评审,阶段性施工的验收工作,确保工程做实做细。可变化直径的大型升降平台整体顶升乃国内首创,许多人用“变形金刚塔”来形容它的巧思精绝。
“我从事吊装行业40年,始终把安全放在最高位,”百分之百的吊装成功率,赋予蒋金保及其团队傲视群英的勇气。
早在2020年12月,天目建设集团就邀请了中科院高能所所长JUNO项目负责人王贻芳院士、中心探测器负责人衡月昆莅临常州预拼装基地,现场观摩江门中微子实验有机玻璃球安装(升降)平台联合演练,演练取得了巨大成功。天目建设集团正是靠着这股精诚的工作作风,深耕细造,才能创下起重界独一无二的口碑。
溧阳被称为“中国安装之乡”,几代安装人凝心聚力,闯出了起重行业的一片天地。天目建设集团传承老一辈的工匠精神,依托长三角人才资源,在时代的浪潮中不灭初心,始终把起重作为行业基底,一步一个脚印地拓展版图,在国家包括全球很多重要项目中大显身手。
“现在我们主要在搞超大型吊装,项目里设备或者结构是越做越大,越做越高,只有不断地创新才能满足安装需要,作为全国起重方面的排头兵,我们会根据公司的特点去挑战全球安装、吊装方面有难度的项目,努力做好攻坚工作,”蒋金保娓娓道来,同时自豪地表示,今年疫情并没有影响到这个项目的施工进度,“我们人都是预先到施工现场,根据属地政府要求采取封闭式管理,现场相关经理包括施工人员,加班加点地提前完成了任务,中科院高能所所长王贻芳院士对我们给予了很高的评价。”